联系我们 更多>>
全国统一招生电话:0591-85316863
传真:0591-85311421
求学网址:http://www.fjxsxx.com.cn/
地址: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镜洋镇 浮山村草埔墘2号

【一师一优课】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——罗梦莹

分类:西山课堂  发布日期:2017-06-18 04:46:43  浏览次数:2797  [返回]


一、教材分析
   本节课是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一框。本节课主要讲述了货币的本质、货币的基本职能、纸币等内容,从学生具有一定生活体验的“钱”入手,是全书的开篇,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。同时,从日常生活体验中感悟经济道理,透过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是经济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,是培养学科思想的重要环节。而且,商品、货币是现代市场经济非常活跃而不可或缺的要素,为后面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。

二、学情分析
   本课是经济生活的起始课,知识含量大、跨度大,且高度抽象概括,理论色彩浓厚,相互之间的衔接不流畅。虽然与日常生活联系较大,但是一些知识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有些困难,学生的兴趣会慢慢降低。因此,在本节课中我会尽量活跃课堂气氛,激发学生的兴趣,调动学生的积极性、主动性,让学生更容易把握本节课的内容。

三、教学目标分析
   根据《新课程标准》、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,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:
(一)知识目标
1、识记货币的本质、基本职能、价格、纸币等概念。
2、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。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、商品流通的含义、纸币与货币的关系、纸币发行规律。
3、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。
 (二)能力目标
1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;透过消费中的现象看到消费过程中的货币规律的能力,提高学生有感性到理性,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能力
2、通过简要说明纸币的含义和作用,懂得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,并了解爱护和正确使用人民币的相关知识,提高鉴别假钞的能力。
 (三)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目标
  通过本课的学习,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,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,又不盲目崇拜金钱;树立正确的金钱观,做到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,用之有度,用之有益。

四、重难点分析
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,我将商品的含义、货币的本质、基本职能设为重点;同时我将商品的两重属性,货币的本质设为难点。

五、教学法分析
   教学是一门艺术。根据教材内容,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法:
   情景演示法:利用虚拟情境进行直观演示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活跃课堂气氛,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。
   分组讨论法: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,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,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,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。
讲练结合法:通过教师的讲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。与此同时进行随堂练习,以此加强对知识的巩固。
   同时,教学活动是师生的互动,不仅要重视教师的教法,也要重视学生的学法。本节课我主要采取预习法,让同学们大体了解教材内容。通过合作探究法,以学生为主体,意在提高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、自学能力、活动组织能力。

六、教学过程分析
   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,我会突出教材的重点,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,即什么是商品、什么是货币的本质以及货币的职能有哪些。再根据教材的特点、学生的实际、教师的特长,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来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。在教学的过程中,我会重视教材中的疑问,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,使它的作用更加的突出,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、积累、加工,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。

   关于具体的教学内容,我用一大本质、二大规律、三大含义、四大阶段和五大职能来概括。一大本质是指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;二大规律是指货币的流通规律和纸币的发行规律;三大含义是指商品、货币和纸币的含义;四大阶段是指货币产生的四个阶段——偶然的物物交换、扩大的物物交换、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以及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;五大职能是指货币的价值尺度、流通手段、贮藏手段、支付手段以及世界货币这五大职能。
   在讲课开始时,设置一个情景:一名学生甲扮演商人,另一名学生乙扮演顾客。乙拿着纸币向甲买笔记本,甲接过纸币,将笔记本递交给乙,交易完成。情景结束,给出思考题,让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之后做出回答:
1)情景中的两位同学在做什么?笔记本是什么?(学生会给出:他们在买卖东西。笔记本是商品。)——我给出商品的含义: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。(板书)——要求学生说出下面哪些是商品,哪些不是:空气、水、衣服、粮食等。
2)笔记本为什么能够用来买卖?(学生会得出因为它有用,它可以用来记录。)——我给出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概念(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给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),再告知商品的另一属性,即价值(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)。(板书)
3)交换当中所用到的纸币是历来就有的吗?它是怎么产生的?(学生可能只是知道纸币并非从来就有,而对于它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不是很了解,这里我会详细讲解。)——在讲纸币之前必须要讲到货币。货币的产生经过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。从最早的偶然的物物交换,到扩大的物物交换,再到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,最后才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。一般等价物又是什么呢?(一般等价物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,可以直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。)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东西有很多,例如贝壳、龟壳、石头、盐等等。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,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逐渐集中到金属上,主要是金、银、铜。因为金银具有体积小、价值大、易于分割、不易磨损、便于保存和携带等优点,所以它们逐步地从商品中分离出来,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,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,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,就是货币。(板书)从这里可以看出,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。(板书)在回答了货币是什么之后,我们再来看情境中所用到的纸币,它的含义又是什么。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、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(价值符号)。(板书)之所以会产生纸币,是因为它具有制作成本低、易于保管、携带和运输等优点。在中国,有发行货币权利的机构只有中国人民银行。
4)情境中的纸币,除了可以用来买东西之外,还有什么用?(学生可能会给出答案说:还可以存着,生利息;还可以换成金子,保值。)——这就要探讨货币的职能问题。货币主要有五个职能,其中基本职能有两个,即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。(货币的价值尺度是指货币作为尺度来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。比如说我们去商场或者超市,看见里面的商品都标了价。这里使用的货币是观念上的货币,并不需要把真正的货币摆在那里。)(商品充当交换媒介的职能,叫做流通手段。平常我们去买东西,就表现了它的这种职能。在买东西时,可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,而必须使用现实货币。)其他还有三种职能,即贮藏职能、支付职能和世界货币职能。
5)货币和纸币的发行能不能随心所欲呢?没有了就印行不行?(学生可能只知道不行,但是具体原因不知道。)——我在这里会给学生讲解货币和纸币的发行规律,这两个规律其实可以归结为一个,即货币的流通规律: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,等于商品价格总额除以货币的流通次数。如果货币的发行量超过所需要货币量,会造成通货膨胀,少于所需要货币量,则会造成通货紧缩。这里就不详细讲述。

七、总结分析
讲完课后,我会带领学生列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,并标注重难点,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本节课的知识内容,并布置一下课后作业。

福 建 西 山 学 校
招生电话:0591-85312168 传真:0591-85311421

服务热线:

0591-85316863

(周一到周日 7:30-21:00)
新浪官方微博 关注
点击关闭

  • 扫描关注公众号